【食用安全】貝類海產暗藏致命毒素? 解構帶子扇貝最安全食法

食用安全

發布時間: 2022/10/18 18:49

最後更新: 2022/10/18 18:49

分享:

分享:

貝類海產暗藏致命毒素? 解構帶子扇貝最安全食法 。

天氣漸冷,又是打邊爐的好時機,深受港人熱愛的貝殼類海產相信更是不可或缺的火鍋好材料。不過,知不知道平日街市市民所買到的帶子、扇貝和青口等貝殼類海產體內很易積聚重金屬,雖然入口鮮味,但一旦食用不當,很大機會便會中毒,嚴重的更可致命。要食得安心? TOPick將於下文解構究竟帶子、扇貝等貝類食物,哪些部位不能進食?這些貝類的内臟要怎樣處理才正確?

最新影片:

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資料,由於帶子和扇貝的生活環境和覓食習慣,體內(尤其是內臟)或會積聚各類有害的物質(例如重金屬、貝類毒素及微生物污染等)。進食受污染的貝類海產有機會痳痺性貝類中毒,香港不時會有零星個案和事故,且主要涉及帶子及扇貝。要食得安全,食安中心就提醒食帶子、扇貝時要飛邊、「走內臟」,而且煮熟後,建議只食粒肉(即閉殼肌)。

(圖片來源:食安中心Facebook)

痳痺性貝類中毒嚴重者可致死

痳痺性貝類中毒的症狀,通常在進食受污染雙貝類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,主要與神經系統有關,包括刺痛、痲痺、口部四周出現灼熱感覺、發燒、出疹和踉蹌等,並有腸胃病症狀。患者通常在數天內康復,嚴重者可能出現癱瘓、呼吸停頓,甚或死亡。

食安中心指,雖然痲痺性貝類毒素在貝類體內的分布情況因品種而異,但有報告指進食內臟(消化腺)和生殖腺最容易引致痲痺性貝類中毒。

除去内臟進食減低中毒風險

帶子、扇貝如何進食最安全?食安中心提醒,不同的烹調方法會影響進食帶子及扇貝的風險水平。由於痲痺性貝類毒素集中於消化腺,而閉殼肌含有較少毒素,故摘除所有內臟能有效減少帶子、扇貝等貝類中的痲痺性貝類毒素。

此外,雖然烹煮不能消除痲痺性貝類毒素,但卻能把貝類中的毒素轉移到烹煮的汁液,令汁液含有毒素,食安中心也建議市民棄掉烹煮的汁液,以降低痲痺性貝類毒素水平。

同場加映,香港沙田凱悅酒店中菜廳沙田18主廚何振雄解釋元貝和帶子的分別,兼詳細教大家如何清洗:

點擊圖片放大
+7
+6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hket App儲積分換獎賞:https://bit.ly/3ClEy1R

責任編輯:羅嘉欣